党的政策是,有成份论而不唯成份论,重在个人表现;出身不由己,道路可选择??墒俏幕蟾锩笫逼冢錾聿缓玫淖优谡懈伞⒄泄ぁ⑷胙?、入党、入团等等方面,大都受到不公正的待遇。
我当班主任的七三(2)班,有位学生叫潘叔安,他的父亲,1937年安徽大学毕业,当过潜山县田粮处长,后追随蒋经国到上海“打老虎”,老虎未打成,便任上海市政府经济专员。上海解放后,旧上海市政府人员全部接收下来,并安排工作。他的父亲后来下到安庆一个中专学校工作。文革中以历史反革命分子被揪斗,戴白袖章。潘叔安是高中生下放的,因父亲问题,推荐上不了大学,进了太师。在农村,他多次写申请,也入不上团。心中很苦闷。我劝他继续好好干,争取在太师尽快入团。班上团支部书记涂和平,又任校团委副书记,为人正派,不左。我俩商议,一定要按照党的政策发展团员。经过半年的考验,我建议团支部发展潘叔安入团。他们照办了。填入团志愿书时,我要求潘叔安:1、父亲的问题,实事求是地填写;2、自己在农村的好的表现,要尽量填写全面、具体。他按照我的要求填好后,送给我看。其中“多次受到县五七办公室点名表扬”,我说这一条很重要,但“你用错了一个关键的字”。他看了半天,挠头说:“没有呀!”我说:“‘点名’是批评;表扬是‘提名’。”他拍着大腿说:“对对对!”他改过后,交到团支部。不久,团支部通过了,团委也批准了。 潘叔安入团了,不仅他自己更加发奋学习、工作;而且对他戴着白袖章、被斗得心灰意冷的父亲,得到极大的安慰;他的被极左歧视的哥哥姐姐们,也受到鼓舞。父亲历史问题复杂的潘叔安入团了,让班上出身相对简单的其他“可教育好的子女”,看到了希望,都积极创造条件,争取入团。
第二年,我被调到七三(?。┌嗟卑嘀魅?。这个班有个女生叫周德宜,学习发奋,劳动苦干,乒乓球也打得好,品德修养也好。我查看学生登记表,她却不是团员。我问团支部组织委员房粉琴,是不是她没写申请。房犹豫一会说:“一年级时就写了。”我建议:“那就快发展吧!”过了一个星期,团支部书记方云海和房粉琴到语文组找我,说周德宜入团,团支部表决,一半同意,一半反对。问我怎么办。我问反对的理由是什么。他俩说:“反对的理由是,周德宜的母亲在九成畈农场开刀,她去看望,是划不清界线,敌我不分。”我果断地说:“周德宜的父亲当过国民党省财政厅科长,解放后服刑,刑满因表现好,留场使用,已属场内职工。妻子是家庭妇女,随他生活。因鼻息肉开刀,女儿看母亲,于情于理,都是对的。怎能说划不清界线、敌我不分呢?况且是我批准的,有问题我负责。”我叮嘱她俩,再开支部会,把我的观点告诉全体团员,希望一些团员,不能胡乱上纲上线。后来团支部大会通过了。我又找了校团委副书记涂和平同学,陈述了我的个人意见。周德宜的入团,校团委也很快批准了。周德宜的入团,对她自己是一个极大的鼓励,同时,也让班上原先反对的一半团员,厘清了什么是“划不清界限、敌我不分”的大是大非的问题。十几年后,我才认识周德宜的两位胞兄,长兄就是参与太师校史编写的景芳同志。这说明,我当时是秉公办事,丝毫没有徇守私情。
我调到太湖中学担任班主任,继续对这类学生予以关注。七九届学生小梁,七八年填入团志愿书,问我他的父亲右派要不要填。我回答:“不填!不要把右派当歌唱。”小梁现在是中学高级教师、教研员、县政协委员。八二(4)班学生小李,外祖父宿松人,解放后被镇压。政审上有些问题,鉴于该同学积极要求进步,各方面表现都很好,仍然发展为团员。后来小李考上医科大学,成为省立医院副主
我写出以上文字,可能有人会说,李德明在吹牛。我已七十多岁了,行将就木,有什么好吹的?我只希望现在和将来的班主任同仁,倘看到本文,对有困难的学生,能给予他们多些关照和鼓励,让他们与正常家庭出身的学生一样,努力前进,大显身手,报效祖国;千万不能漠视、鄙视他们,更不能落井下石、伤口加盐。这——就是我写本文的主旨和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