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中部2001级 陈洁松
犹记得一踏入学校,满眼的绿色扑面而来,不仅饱了眼福,更顺了心情;犹记得学校里头亭廊阁宇错落有致,尽显古朴典雅;犹记得校园里馥郁芳香,直沁人心脾;犹记得登楼远眺,群峦叠嶂,令人心旷神怡;犹记得校外不远处那一汪池水,随风飘荡的芦苇婀娜多姿,风姿绰约;犹记得校园里那朗朗读书声,真如校歌言之“大家淬砺乐陶陶”啊!不管你是来自何方,都会不禁为此番诗情画意所陶醉,是的,它就是镶嵌在大别山南麓的一颗璀璨的明珠——太湖朴初中学。我曾经有幸在此求学,并且度过了我少年时代最为快乐的学习时光。
朴初中学,其前身是有名的太湖师范学校,简称“太师”。曾记得小时候乡亲们一提起“太师”,赞美之情溢于言表。而于我们在学堂求学的小家伙们,能进入太师学习就意味着一种荣幸,是光耀门楣的事情。那时候,谁家要有孩子考进了太师,不仅家人十分欣悦,全房族人那也会为之庆贺,家人也会举全家之力置办一桌酒席,以共贺升学之喜。太师,是一个响彻耳际的名字,是一个凝聚了家乡父老办学兴乡期许的符号。一回眸,已是百年沧桑了。太师,几经变迁,数易其址,最终形成了今日的办学规模,现代化教学设备一应俱全。而且,今日的太师,为了感恩
最忆是太师那幽雅的读书环境,每天清晨在悦耳的音乐声中起床洗漱,然后快速奔至操场锻炼身体,操毕就走进教室开始了早读时间。此时,大家的读书声此起彼伏,有摇头晃脑朗读古文的,有扯开嗓子诵读英语的,也有竞读各种文史知识的,那情景,依然在我脑海里余音绕梁,不绝于耳。忆得的还有校园旁边不远处的那些小山丘和小水池,当然还有那别有情致的乡间小路和田野。依然清晰记得在周末约上好友,一起去领略那些山水,缓释紧张的学习压力,可谓“偷得浮生半日闲”,现如今想起来都倍觉温馨惬意。在一池清水旁,隔了雾气望去,远处的林木淡成一袅青烟,忽焉似有,再顾若无。水边的松风阵阵,点出抹抹绿意,犹如沁入宣纸的水墨。水面上一叶破旧的小木舟,随风摇荡,我和好友踩在池塘边的湿泥上,只觉一如山水画中那幢幢人影。任由想象驰骋于此情此景中:一渔人乘着朝霞,划破那变为浅紫的一池碎波而来,朝曦中剪下一个薄薄的影,仿佛贴在剪纸画上。此时间“任风吹,任鹰飞,任渺渺之目舒展来回”,可以俯仰天地,游目骋怀。
记得刚入太师时,一个“高大”的形象就会穿梭在教室前后,他,高高的个头,戴着一副浅黄色的大镜框的眼镜,一开口就带着极富阳刚和磁力的口音。他就是我们的语
太师,秉承了师范学校一贯的“公诚勤朴”的学风,在百年厚重的历史中,积淀着厚实沉甸的那番气质神韵,跃动着惊涛拍岸的灵动朝气。从这里,不仅走出了众多合格的中小学教师,为农村教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,更是走出了像孔凡礼这样著名的学者。今天的太师,承传薪火,焕发新的姿态,发扬优良传统,在春潮汹涌中继续扬帆前行。在这里读书,经常会听到不远处琴房里飘来的悠扬乐声,有时也会有清脆悦耳的笛声,到教室里走走,可以见到黑板上那让人惊艳的粉笔字,还有橱窗里展出的那充满神韵的毛笔字,这无不昭示着太师作为师范学校的优良传统。校园里,经常可见同学们举办和参加活动时的活跃身影,可以体验到艺术在这块土壤里生根发芽的过程,可以看到老师们在讲台上激情洋溢,指点江山,与学生们展开对话交流。“天高任鸟飞,海阔凭鱼跃”,在这里,你可以触摸心灵,探寻真理,与老师一道,与大师对话,与人性共舞,唱响属于自己的精彩。
在太师读书,沉浸于她的精魂,感受她的律动,我只觉自己就如那一条狭窄的小溪流,而太师的路途给予了我巉岩前阻,也给予了我夹岸曼妙的风景。我在这里被注入新生的力量,又从这里奔向了新的远方。但是我知道,无论我走了多久,无论我走出多远,那一种厚重、灵动、博大的韵致,都将伴随我的一生。百年太师,承载的不仅仅是一种历史,更担负了教育的人文关怀和使命。我为我曾经与太师结缘而深感自豪,我感激你,太师,我祝福你,太师!
2011.10.16于古城西安
(作者系太师首届高中文科班05届学生,研究生学历,现就职于陕西电视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