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省“三线三边”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,全省上下干群一心,共同努力,使城乡面貌得以明显改观,垃圾、杂草不见了,参差不齐的落地广告牌不见了,道路沿线整齐美观了,给人民群众带来了福音。当前,环境整治工作步入了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。
此刻,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,不少地方的乱搭乱建、占道经营现象依然严重,有的地方稍有放松就出现了反弹。面对这种情况,理当引起我们的思考。
“三线三边”环境整治是一项涉及卫生、秩序、设施、生态等方面的系统工程,不是通过一次行动就能一蹴而就的,不是一劳永逸的,更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。如果认为形势好了就可以松口气,有了成绩就可以放一放,上面提一提时再动一动,出了问题时再紧一紧,那么,脏乱差现象会毫不客气地“回潮”,让整治成果毁于一旦。这样“一阵风”式的整治,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中的不和谐音符,是广大群众最不想看到的、最不想要的。
要避免“一阵风”式的整治,就意味着要常抓不懈,意味着要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突破和持续管用的长效机制。抓,就要抓到点子上,抓住实质,真抓实干,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,不能头痛医头、脚痛医脚,不能蜻蜓点水、隔靴搔痒。创新,就要有破冰的勇气,有改革的决心,敢于向陈规陋习说“不”,敢于破解难题,不消极应付、不打太极、不摆花架子。长效,就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的制度、规章、标准和机制,从组织领导、工作运行、责任追究、经费投入、队伍建设、监督管理等方面为环境整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。
要避免“一阵风”式的整治,还离不开广大群众的参与。广大群众是环境整治的主体。环境之美,居者皆有其责。在环境整治中,只有责任人,没有局外人。只有进一步倡导文明新风,引导群众从身边的小事做起,从我做起,从现在做起,遏制不卫生、不文明行为发生,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好家园,才能真正收获美丽和文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