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太师校友)徐 赟
在1925年爆发的北京女师大风潮和1926年的“三•一八”惨案中,鲁迅先生直接置身于反对军阀的斗争中。他用自己那枝锋利的笔揭露军阀的凶残与所谓“正人君子”的卑劣,他把心中最炽热的赞美之歌唱给“愤然前行”的“真的猛士”。
《记念刘和珍君》就是一篇忧愤深广、情采浓郁的抒情散文,该文写于
张其范是著名作家张恨水的胞妹,安徽省潜山县人。1920年,在长兄张恨水的鼓励和资助下,到芜湖师范学校就读,思想倾向进步,参加了芜湖市纪念“五四运动”一周年游行。1925年,张其范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。
张其范到女师大不几天,就认识了刘和珍同学。她俩口音一样,都夹杂着皖赣方言。一交谈,她们才知道,老家都在安徽,又都出生在江西南昌。两人于是一见如故,互相交换了照片,成了最要好的朋友。
有一天,刘和珍找到张其范,送给她一本《莽原》杂志,并且说,这是国文教授鲁迅先生主编的刊物,她自己已全年预订,而且还特地介绍了鲁迅先生的一些情况。
回到教室,张其范对《莽原》上面发表的文章读得爱不释手,不禁产生了要拜见鲁迅先生的强烈的念头。
第二天晚上,张其范便在刘和珍的陪同下,第一次拜访了鲁迅先生。张其范怀着崇敬的心情,小心翼翼地踏进了鲁迅先生的房门,她看到鲁迅先生的房间陈设十分简单,又见先生谈吐自如,因此就没有半点拘束。于是,她俩向鲁迅先生请教了几个问题,鲁迅先生都给予了热情的回答,他们还谈论了京城的时局动态。临走前,鲁迅先生打开了书柜,拿出自己的两张半身照片,用铅笔在背面签上了自己的名字,分别赠予刘和珍和张其范。
女师大师生是由学生会组织上街的,领队的就是年仅22岁的学生自治会主席刘和珍。张其范同张静淑、杨德群等同学一起,高举着纸旗,奋力呼喊着口号,毅然行进在队伍中。当来到铁狮子胡同附近时,段祺瑞执政府竟然下令卫队向手无寸铁的请愿队伍开枪射击,并用大刀、铁棍乱砍猛打。
刘和珍走在前排,首当其冲,中弹倒下。张静淑和杨德群先后前去搀扶,也相继中弹。张其范正欲上前,不料被人群涌倒,踩伤了右脚,动弹不得。张其范远远地看到刘和珍还挣扎着爬起来,被又一个卫兵猛击了两铁棍,便一头倒在血泊中了。
返校后,张其范立即找到时任《世界日报》主编的大哥张恨水,口述游行请愿的过程,特别是刘和珍等同学惨遭杀害的经过,并把刘和珍的照片交给大哥登报。第二天,《世界日报》就在显著版面登载了刘和珍的照片,大篇幅的报道了“三•一八”惨案的详细经过,对刘和珍及其他爱国青年表达了深切的哀悼,对日本侵略者的反动行径和反动当局的滔天罪行进行了深刻的控诉。
段祺瑞执政府在大屠杀后,竟下令通缉爱国者,污蔑被害的爱国青年是“暴徒”。反动文人陈西滢之流,忠心耿耿地尽其“叭儿狗”的职能,散布“流言”,胡说青年们是“受人利用”、“自蹈死地”,而“群众领袖应负道义上的责任”等等。日本帝国主义及其反动走狗的血腥暴行,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大力声讨和严正抗议。
解放后,张其范一直居住在安徽省安庆市,曾多次被选为市妇代会代表和政协委员。她把鲁迅先生当年赠送的这帧珍贵的照片,一直珍藏了40多年,直到“文革”期间,可惜被“抄”。在八十年代,张其范老人在回忆这段刻骨铭心的往事时,还痛彻不已。
(注:本文原载江西师大《读写月报》1993年12期)
作者:徐 赟 安徽省潜山县三妙中学